|
工行代銷基金風險評級“偏低”遭質疑!法律人士:應保障購買人知情權去年以來 多家銀行集中調整過 部分代銷的公募基金產品風險等級 然而 日前有消費者在工商銀行手機銀行 選購基金產品時發(fā)現 工行代銷的兩只基金產品風險等級 比基金公司公布的要低 且多只產品的風險等級低于其他銀行 這是怎么回事 《中國消費者報》記者展開調查 同款基金,工行風險評級低于基金公司評級 業(yè)內人士表示:少見 根據消費者提供的信息,《中國消費者報》記者在工行手機銀行APP中找到了代碼為395011/395012的基金產品——中海增強收益?zhèn)疉/C類。代銷產品頁面信息顯示,該產品1元起購,屬于債券型,被評為“較低風險”。 記者查詢了解到,該產品由中;鸸芾碛邢薰景l(fā)行。在中;鸸竟倬W,該產品的風險等級為“中風險”。 中;饘⒃摦a品標注為“中風險” 工行卻為何標注為“較低風險”呢? 記者查閱發(fā)現,中;鹑ツ8月曾發(fā)布關于調整旗下部分基金風險等級的公告,宣布自2024年8月19日起將395011/395012兩只基金風險等級由“R2級”(即較低風險)調整為“R3級”(中風險)。在中海基金公告發(fā)布后,建行隨后發(fā)布公告將該產品風險等級上調至“中風險”。記者查閱建行、中行和交行手機銀行發(fā)現,上述產品的風險等級均為R3級。 那么 工行仍顯示為“較低風險” 是因為未及時更新風險評級導致的嗎? 記者注意到,多家基金公司在歲末年初發(fā)布了調高旗下基金產品風險等級的公告,而工行手機銀行顯示的已經是這些產品的最新風險評級。顯然,未及時更新的猜測有點站不住腳。記者隨后撥打工行客服熱線,客服人員告訴記者,網頁展示的風險等級僅供參考,如果不一致,請以基金公司公布的為準。 某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,“就高不就低”是機構做銷售評級時的普遍原則,像工行這樣風險評級低于基金公司評級的現象比較少見。 各機構采用的評級方法不同 工行多只產品風險等級低于其他銀行 中海基金在發(fā)布公告時表示,銷售機構根據投資者適當性法律法規(guī)對基金進行風險評價,不同的銷售機構采用的評價方法不同,因此不同銷售機構對基金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可能存在不同。 據了解 各代銷機構都有一套自己的 產品風險評級辦法 工行:基金產品或者服務信息發(fā)生變化的,工商銀行將依據基金產品或者服務風險等級劃分參考標準,重新評估其風險等級,對基金產品或者服務的風險定期進行評價更新。 中國銀行:中國銀行的基金風險評價因素、評價等級和工行一致,也是動態(tài)調整。 中行:風險評級結果與基金管理人風險評級結果不一致的,將采用對應較高風險等級的評級結果,并可結合市場情況進行評級上調。 由于評級方法并未列出具體的評級細則,記者難以得知中海的兩只基金產品風險等級,工行具體是如何評定的。不過,記者調查發(fā)現,工行的多只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要比其他銀行低一檔。 例如,銀河銀泰混合基金(代碼:150103)、匯添富數字經濟引領發(fā)展三年持有期混合A(代碼:011665)和易方達科潤混合基金LOF(代碼:161131),工行標注為“中風險”,而中行、交行、建行均標注為“較高風險”。 風險評級信息應充分披露 充分保障購買人的知情權 調查中記者發(fā)現 多家銀行的風險評級要嚴于基金公司 例如,易方達一只一年期養(yǎng)老混合型(FOF)基金,產品風險評級為“較低風險“。中行標注為“較低風險“,建行上調為“中風險“,而招行頁面則顯示為“中高風險”。另外,招行代銷的多只基金產品,風險評級要比基金公司評級高一個等級。 招聯(lián)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,不同銀行的客戶群體存在差異,根據客戶群體的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評級標準,得出不同的風險評級,是正,F象。不過,作為代銷機構,在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情況下,提高代銷基金的風險等級,才是銀行的正確選擇。 如果銀行未遵循孰高原則 評定的風險等級低于基金公司 是否違反適當性義務呢? 上海通力律師事務所張亦文認為,風險等級不僅能幫助銷售機構履行適當性義務,還能提示風險。“錯誤”的風險評級既有可能匹配錯誤, 也會誤導投資者。不過,雖然司法實踐中出現過法院不認可賣方機構風險評級的案例, 但究其實質還是因為產品合同中存在矛盾的描述。 “產品風險評級結果高或低都有可能,但同一家機構內部評價體系應當自洽!睆堃辔恼f,另外代銷機構還需要對行業(yè)內同類型產品的評級予以充分關注,尤其應當避免顯著低于行業(yè)內其他機構對于同類型產品的評級。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表示,如果基金發(fā)行人和代銷機構都有自己的評級體系,評級結果存在差異也屬正常,但應該向客戶披露這個評級是誰做出的,最好將不同的評級結果一并呈現,以充分保障購買人的知情權。 編輯:金文婕 審核:王仕偉 版權聲明:如有侵權 請聯(lián)系刪除 |